产妇在产后需要补充营养,帮助身体恢复,同时促进乳汁分泌,肘子骨汤富含胶原蛋白、钙质和多种微量元素,是产后滋补的佳品,这道汤品不仅味道鲜美,还能帮助产妇增强体质,下面详细介绍产妇肘子骨汤的做法,并分享煲汤的关键技巧,确保汤品营养丰富、口感醇厚。
食材准备
- 猪肘子骨:500克(选择新鲜、肉质紧实的部位)
- 姜片:5-6片(去腥增香)
- 红枣:6-8颗(补血养气)
- 枸杞:10克(滋补肝肾)
- 花生:50克(补充蛋白质)
- 山药:200克(健脾益胃)
- 清水:2000毫升
- 盐:适量(最后调味)
详细步骤
处理肘子骨
肘子骨在煲汤前需彻底清洗,去除血水和杂质,将骨头放入冷水中浸泡30分钟,中途换水1-2次,以减少腥味,随后,将骨头放入沸水中焯烫3-5分钟,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,这一步能去除多余的脂肪和血沫,使汤更清澈。
准备配料
红枣和枸杞提前用清水浸泡10分钟,去除表面浮尘,山药去皮切块,避免氧化变黑可暂时泡在清水中,花生提前浸泡1小时,更容易煮烂。
煲汤
将处理好的肘子骨、姜片、花生放入砂锅中,加入足量清水(水量需一次性加够,避免中途加水影响口感),大火煮沸后,撇去浮沫,转小火慢炖1.5小时。
5小时后,加入红枣、枸杞和山药,继续炖煮30分钟,山药不宜过早放入,否则容易煮烂影响口感。
调味
汤炖好后,加入适量盐调味,产妇饮食宜清淡,盐的用量不宜过多,以免增加肾脏负担。
煲汤技巧
选材关键
- 骨头选择:猪肘子骨含有丰富的骨髓和胶原蛋白,适合长时间炖煮,汤更浓郁。
- 配料搭配:红枣、枸杞、花生等食材能增强汤的滋补效果,但不宜过量,以免影响汤的本味。
火候控制
- 大火煮沸:初始阶段用大火让汤快速沸腾,有助于去除杂质。
- 小火慢炖:后续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,使营养充分释放,汤更醇厚。
去腥增香
- 焯水去腥:骨头焯水能有效去除血沫和腥味。
- 姜片辅助:姜是天然的去腥食材,还能增加汤的香气。
营养保留
- 避免久煮蔬菜:山药、枸杞等易熟食材应在最后30分钟加入,避免营养流失。
- 少盐调味:产妇饮食宜清淡,盐应在最后加入,以免影响汤的鲜味。
营养价值
肘子骨汤富含胶原蛋白,能促进皮肤弹性恢复,适合产后调理,红枣和枸杞补血养气,花生提供优质植物蛋白,山药健脾助消化,整体搭配有助于产妇恢复体力,提高免疫力。
适用人群
- 产后妈妈:帮助身体恢复,促进乳汁分泌。
- 体虚人群:增强体质,改善气血不足。
- 骨质疏松者:补充钙质,强健骨骼。
这道汤品温和滋补,适合大多数人群,但如有特殊体质或疾病,建议咨询医生后再食用。
一碗热腾腾的肘子骨汤,不仅能温暖身体,更能为产妇提供充足的营养,掌握正确的煲汤方法,让家人喝得更健康、更放心。